最新

友情链接

“小马云”范小勤被围观的十年 流量退潮后的荒芜

2025-07-18     HaiPress

“小马云”范小勤被围观的十年 流量退潮后的荒芜!十年前,江西严辉村的范小勤因酷似马云的脸在网络上爆红。当豪车开进村庄承诺带他去读书时,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一场长达十年的真人秀。如今17岁的他刚从特殊学校毕业,面对镜头说出“赚钱娶老婆”的愿望时,那双与马云相似的眼睛里映照的是流量退潮后的荒芜。

2015年,一张用诺基亚手机拍摄的挖土照片让范小勤成为行走的“人形周边”。河北商人刘长江将其包装成“小马总”,微博粉丝飙升至146万。别墅里的保姆、奔驰车接送的排场背后,是12岁仍不会写“十”字的残酷现实。资本精准复刻了马云的符号价值:西装革履出席商演,直播时机械重复“阿里巴巴”。智力二级残疾的鉴定结果曝光后,人们才惊觉这场狂欢的本质——一个农村孩子被物化为会呼吸的广告牌。

父亲范家发的控诉撕开了温情面具:“房子是别人盖的,没赚多少钱”。数据显示,范小勤最火时单条视频报价超5万,但2020年被送回村时,全家仍靠低保生活。这种短视套利体现在三方面:商演榨取儿童剩余价值、未履行教育承诺、热度消退后弃如敝履。更讽刺的是,当网友质疑其表哥“消费小马云”时,对方回应:“不拍视频可能流浪”。资本撤离后,曾经的价值符号沦为产业链末端的残次品。

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范小勤,如今唯一技能是配合拍视频。他的认知被彻底重塑:认为“打字给老板”就能赚钱,将婚姻视为脱贫手段。这种异化折射出底层参与者的生存困境——明知被剥削却不得不主动配合。与其说这是个人悲剧,不如说是网红经济的必然产物。从“叫花子网红”的自嘲到智力残疾鉴定,所有残酷细节都成为流量的一部分,最终反噬参与者自身。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返回顶部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