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

  • 阿联酋“中国式现代化和我”短视频大赛圆满落幕

    人民网迪拜7月4日电(记者张志文)7月3日,阿联酋“中国式现代化和我”短视频大赛决赛在迪拜世博城中国馆举办。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、驻迪拜总领事欧渤芊出席活动并致辞,中阿政商学媒界代表等130余人参加
  • 阿联酋侨社举办防范电诈专题宣讲会

    人民网迪拜7月6日电(记者管克江)由阿联酋上海总商会暨同乡会主办、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支持的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专题宣讲会4日在阿联酋上海会议中心举行。会上,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馆领事杨涛介绍了网络诈骗的“套路
  • 中国汽车上半年销量领跑以色列市场

   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5日电(记者冯国芮王卓伦)以色列汽车进口商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中国品牌电动车继续在以色列市场热销,中国稳居以色列最大汽车供应国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以色
  • 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人员已离开伊朗

    新华社维也纳7月4日电(记者孟凡宇于涛)国际原子能机构4日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,该机构调查人员团队当天已安全离开伊朗,返回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总部。声明说,在近期的军事冲突期间,该团队一直留在伊朗首都德
  • 哈梅内伊在伊以冲突后首次出席公共活动

      新华社德黑兰7月6日电据伊朗最高领袖办公室官方网站报道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5日与伊各界人士共同参加当地宗教节日阿舒拉节的纪念活动。这是以色列与伊朗今年6月互相发动多轮袭击后,哈梅内伊首次出席公共
  • 中企在沙特安装世界最大直径柔性管道

    人民网迪拜7月6日电(记者管克江、任皓宇)近日,由中国港湾承建、中交四航局负责施工的沙特吉赞工业城海水冷却项目完成3.5米直径高密度聚乙烯(HDPE)管道在无掩护海域的出运安装,标志着世界上直径最大的
  • 以色列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重要港口和能源设施

      新华社科威特城7月7日电(记者尹炣)萨那消息:当地时间7日零时前后,以色列对也门西部红海沿岸的胡塞武装控制区发动空袭,目标包括多处港口和关键能源设施。  据胡塞武装旗下马西拉电视台报道,以军战机对
  • 以军称侦测到也门方向发射的两枚导弹

   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7日电以色列国防军7日凌晨说,侦测到自也门方向发射的两枚导弹,目标是以色列领土。以军连发多份简短声明说,以军防空系统已实施拦截,目前正在评估拦截结果。以色列多地响起防空警报。
  • 一客车在德国东北部翻车造成至少23人受伤

    新华社柏林7月4日电(记者褚怡)据德国警方消息,当地时间4日凌晨,一辆从丹麦前往奥地利的弗利克斯巴士公司长途巴士在德国东北部A19高速公路上翻车,造成至少23人受伤,其中1人伤势严重。据警方介绍,事故
  • 伊拉克副总理点赞中石油项目

    人民网迪拜7月6日电(记者管克江、任皓宇)近日,伊拉克副总理兼石油部部长哈扬·阿卜杜勒·加尼前往中国石油西古尔纳-1油田(以下简称“西古油田”)项目视察,点赞中企助力伊拉克经济社会发展。伊拉克副总理兼

友情链接

建交五十年,中莫务实合作硕果累累

2025-06-27     HaiPress

5月9日,在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市万宝莫桑农业园,中国员工和当地农户交谈。新华社发(门德斯·蒙德拉内摄)

新华社马普托6月26日电题:建交五十年,中莫务实合作硕果累累

新华社记者刘杰

2025年是中国与莫桑比克建交50周年。半个世纪以来,中莫彼此信赖、相互支持,双方在基础设施、农业发展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,为莫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
这是5月24日拍摄的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

基础设施改善民生

对曾参与马普托大桥建设的席尔瓦·雅辛托·马加亚来说,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在黄昏时分驻足远望,看着车辆在夕阳余晖中驶过大桥。这座他参与建设的大桥,如今已成为连接马普托湾两岸、连通千家万户的重要通道。

马普托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,是莫桑比克重要的交通枢纽。雅辛托说:“以前过海湾只能靠两艘老旧渡轮,排队动辄五六小时,而且设施简陋,存在极大安全隐患。如今只需乘车五到十分钟就能跨海,大桥的落成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。”

这座大桥是中国企业在莫桑比克承建的标志性基础设施之一。50年来,中国企业还承建了马普托环城路、移动网络现代化升级等项目,中国政府援建完成了国家体育场、赛赛机场、莫中文化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,为莫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6月13日,在莫桑比克马普托省马托拉市,中国援莫农业专家组食用菌专家邓文明(右)同农户卡拉·马丽扎交流食用菌种植情况。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

农业合作种出希望

“万宝莫桑农业园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。靠着这份收入,我家接上了电和自来水,我还有能力给孩子们买新衣服。”自2018年起参与万宝莫桑农业园合作种植的安热莉卡·马维说,目前她的年收入可达13万梅蒂卡尔(约合人民币1.5万元)。

中非发展基金投资的万宝莫桑农业园位于加扎省赛赛市,如今平均每户水稻产量从原来的每公顷1至2吨提升至5至7吨,土地利用率提升了10倍。

截至目前,中国已向莫桑比克派出四批农业专家组,开展大量技术培训与实地指导,积极助力莫桑比克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粮食安全。在马普托省马托拉市,卡拉·马丽扎和中国农业专家组长期合作,得益于中国菌草和优质菌种,食用菌出菇时间提前7天,产量提高了30%以上。“使用中国菌草后,我这儿的食用菌产量更高了,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也更足了。”她说。

莫桑比克农业研究所专家奥蒂利娅·托莫说:“我们派出研究人员和学生前往中国接受培训,中国农业技术正在莫桑比克农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。”

这是2023年9月8日拍摄的莫桑比克马普托环城路立交桥。新华社发(中国路桥公司莫桑比克办事处供图)

人文交流点亮未来

“从诊疗服务到科研合作和人员培训,中国医疗队一直是我们值得信赖的伙伴。近50年来的合作提升了我们的技术水平,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。”马普托中心医院院长莫西尼奥·赛义德告诉记者。

据第25批中国援莫医疗队队长马立泰介绍,自1976年以来,中国已累计派出25批医疗队赴莫工作,开展门诊、手术、义诊、培训和远程医疗等服务。2024年,中国海军“和平方舟”号医院船访问莫桑比克,为超过7000人提供了免费诊疗服务。中国政府还将在马普托援建一座国家级外科中心。

文化教育方面,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自2012年设立以来,累计培训中文学习者超过8000人。莫方院长亚辛·希孔贝介绍,学院不仅教授中文,还提供翻译、语言审校、中文秘书等职业技能培训。

蒙德拉内大学校长曼努埃尔·吉列尔梅·茹尼奥尔说:“无论是在人才培养、科研合作还是能力建设等方面,中国一直是我们大学最重要的优先合作伙伴之一。”

4月11日,在莫桑比克马普托,中国援莫医疗队医生凌勇(右)和当地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术后护理。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

(责编:刘洁妍、张悦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返回顶部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